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013下1)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执教时间:2013.9.12 执教班级:四(8)班

教学目的: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解决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解决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使之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教学内容:

一、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家庭教育在我国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广大家长特别是新入学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家长更关心子女的健康成长,并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化为教育子女成人成才的实际努力,以期望子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有义务、有能力对家庭教育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

(一)期望值过高,盲目教育,不断给孩子施压

长期以来,小学中很多家长由于受社会大环境和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考虑为儿童发展的初级阶段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而一味地从成长的各种愿望需要出发,把家庭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孩子将来“有出息”上,进行功利性教育。因此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值过高,或逼迫孩子参加各种“特长班”学习,不少人基于把自己当年未实现的理想,把改变家庭社会地位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父母宁愿做出个人牺牲,也要换来子女“成龙成凤”。他们为子女设计一个条理想的成长之路。在这种错误观点的指导下,家长常常无视孩子其他方面优势,一部分孩子也因此找不到自己的特长,以此带上学习的枷锁,只能一心希望考个好分数,不注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一旦不良素质从小形成,将会形成儿童发展的障碍,个别人甚至走向歧途,损害其终身的发展。

(二)教育内容单一,农村家长普遍存在重育智育体,轻育心育德 瑞士著名心理家皮亚杰曾提出一种“建构论”,即认为人的发展,智慧的发展,是靠他自己与周围环境(人、事、物)发生相互作用慢慢建构起来的。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接触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的好坏,不仅影响孩子的发展方面和发展可能性,甚至会决定孩子的一生。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三)思想认识不够,家庭教育过分依赖学校

据调查,农村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农村家庭只占15%。85%的农村家庭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有的家长甚至说:“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认识,大大增加了学校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更有一部分家长教育理念差,认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认为只要能挣钱,读书也没什么用,不读书照样可以赚钱,大学生不是还找不到工作吗?这些观念势必影响孩子,产生学习无用的情绪;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由于学校单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

(四)过分溺爱,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由于大多数学生父母外出经商或务工,这些学生的监护权一般都移交给了祖辈。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他们过分溺爱,听之任之,孩子要钱就给他钱,孩子的作业也没有督促完成。而这些学生他们自恃家里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 导致这些学生出现许多问题。

二、家庭教育在小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最早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溶化”在正在发育的大脑里,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不觉悟地因以仿效。所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这种教育又被称之为“生命的教育”,无数杰出的人才都是在这种教育下迈出了成才的第一步。任何一个人的成长发育,都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综合作用的结果。家庭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 家庭教育对学生具有启蒙作用。家庭是每一个孩子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家长,其中特别是父母,是孩子不可任意选择的首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开端。在儿童阶段,孩子们的思想尚未定型,“心知未有所主”,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兴趣广泛,对于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兴趣,善于模仿,有很强的感受能力,有惊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由于他们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对

家长有极大的依赖性,在家庭中,在父母身边同家长朝夕相处,家长的影响和教育几乎天天都在强化。因此,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自然成为孩子们效仿的榜样。家长的教育成为孩子生活的准则,家长对周围人和事的评价标准,成为孩子 道德评价的标准,甚至父母的作风、习惯、气质、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

三、解决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接受着家长的影响和教育。最初的言语是从父母那里学会的。最初的感受情是受父母感染的,是父母手拉手教孩子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是在父母指导下进入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的。孩子小时候,是形成习惯的最佳时间,良好习惯的形成在人的一生成长中起着打基础的作用。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说早期形成的习惯像是与生俱来的一样稳固。如何解决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需要学校、家长的密切配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社会要组织家长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教育孩子是全社会共同的事,社区学院、成人教育部、妇联都可组织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有关部门还可制定相关的法规,如各年龄阶段的家长在孩子入学前必须接受有关的家教知识,必要时还可通过考试形式检查。正像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说得那样,做家长也需要“执照”,不能再无证经营了。我想,家长懂得一些家教知识,相对来说,总会减少或避免错误的教育方法。毕竟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为了孩子,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响应者,这样,传统教育观念的改变也将为期不远。

(二)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

指导家长要尊重理解自己的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孩子,尊重孩子的爱好兴趣,给孩子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要多鼓励,不要总是与其他孩子作横向比较,要多看其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并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

(三)注意塑造孩子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一生的无形财产,而幼年时期产生的道德品质将影响人的终生,它的持久性是人生其他时期所无法比拟的。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所要求的道德品质的核心是集体主义,这里面包含关心集体的品质、遵守纪律的品质、团结友爱的品质、勤劳节俭的品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