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药师岗位技能——临床用药的配制
1.细胞毒药物的配制 2.肠外营养 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肠外营养支持的意义、重要性和进展 (2)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肠内营养的作用 (2)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血液净化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制剂特点 (1)溶剂性质改变引起配伍禁忌 (2)pH变化引起药物沉淀 5.药物配伍变化 (3)配伍引起氧化还原反应 (4)混合顺序引起变化 (5)其它配伍变化 了解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3.肠内营养 4.血液透析
一、危害药物的配置 定义:(理解)
能产生职业暴露危险或危害的药品,包括肿瘤化疗药物和细胞毒药品。 特点: 遗传毒性; 致癌性;
致畸作用或生育损害;
低剂量下就产生严重的器官或其他方面的毒性; 可透过皮肤、呼吸道造成生殖、泌尿、肝肾毒害; 损伤生殖功能。
(一)《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的基本要求
药学部门根据医师处方(医嘱),经药师进行适宜性审核,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无菌操作要
求,在洁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物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使用的成品输液操作
过程。
是药品调剂的一部分。 1.人员基本要求
负责人:药学专业本科、中级以上专业技术
审方人:药学专业本科、5年以上临床用药或调剂工作经验、药师以上专业技术 摆药核对:药士以上专业技术
2.房屋、设施和布局、仪器和设备基本要求 十万级:一次更衣室、洗衣洁具间 万级:二次更衣室、加药混合调配操作间 百级:层流操作台
百级生物安全柜,抗生素类、危害药品
营养药品调配间,配备百级水平层流洁净台:肠外营养液和普通输液静脉用药调配 3.全过程进行规范化质量管理
各道工序与记录有完整的备份输液标签,并保证与原始输液标签信息相一致,备份文件保存1年备查。
第1页
(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操作要点 1.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工作流程 2.贴签摆药与核对操作规程 3.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操作规程 4.成品输液的检查、核对操作规程
二、肠外营养(少考)
肠外营养 (1)肠外营养支持的意义、重要性和进展 (2)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了解 掌握 (一)肠外营养支持的意义、重要性和进展(不考) 定义:
肠外营养(TPN)是由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各种营养成分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于特定的配液袋中,通过静脉途径提供患者每日所需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改善其营养状况。 意义(了解)
营养支持已成为重危病人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
营养支持已成为现代临床治疗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展
①营养支持的目的
已从维持氮平衡,发展到维护细胞代谢、改善与修复组织、器官的结构,调整生理功能,从而促进病人的康复。
②营养支持的同时可以获得特殊治疗效果
在肠内肠外营养液中加入特殊营养物质,如重组人生长激素、谷氨酰胺、精氨酸、生长抑素、核苷酸、膳食纤维等,可获得特殊的治疗作用。
(二)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 1.肠外营养的种类(了解):
a.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和生物合成所需的碳原子):葡萄糖(最符合人体生理要求)、果糖、麦芽糖,醇类如山梨醇、木糖醇、乙醇等;
b.脂肪(提供高热量、必需脂肪酸、促脂溶性维生素吸收):根据脂肪乳中甘油三酯碳链的长短,分为长链脂肪乳(LCT,14~24个碳原子)、中链脂肪乳(MCT,6~12个碳原子)及短链脂肪乳(2~4个碳原子)。
c.氨基酸(是氮源,不是主要的供能物质):乐凡命、安肝平、肾必安、小儿氨基酸;
d.电解质(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和机体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10%氯化钠、10%氯化钾、10%葡萄糖酸钙、25%硫酸镁等;
e.维生素(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等; f.微量元素:安达美,内含铁、锌、锰、铬、铜、硒、钼、氟、碘等10种元素; g.水。
2.肠外营养的配制(了解):
环境:配制室万级净化;工作台下百级;人员无菌操作培训。 顺序:
a.微量元素和无磷酸盐电解质加入氨基酸溶液中; b.磷酸盐加入葡萄糖液中;
第2页
c.将上述两液转入3L静脉营养输液袋中(葡萄糖、氨基酸); d.将水溶和脂溶性维生素混合后加入脂肪乳; e.将d转移入3L袋中; f.排气,摇匀,备用。 3.配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影响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因素 1)葡萄糖液:糖乳不可直接混,pH会急速下降 2)氨基酸液:高浓增强缓冲力,正负离子 3)脂肪乳剂:易受影响慎配伍,乳析、破裂、转相 4)维生素:
VA的丢失量和速率赖于日光程度, 氨基酸对VA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VC和VB12加速分解VK1;VC能分解VB12; VB1加到高浓度(0.1%)亚硫酸盐中出现明显沉淀。
【例题】在肠外营养液中,有利于脂肪乳剂稳定的葡萄糖浓度是 A.小于15% B.小于20% C.小于25% D.小于50% E.大于15% 『正确答案』A
5)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硒的降解主要受pH影响; 铜能促进VC的氧化分解,降低VB 12活性; 铁在含磷酸的输液中慢慢产生胶体铁沉淀。
氯化钾注射液含着色剂磷酸核黄素,遇锌析出结晶阻塞滤孔 6)电解质:
电解质通过离子催化作用和浓度影响稳定性; 主要电解质的浓度影响脂肪乳剂的颗粒变化; 高价金属离子比低价金属离子引起的颗粒变化大。
【例题】肠外营养液中,能促进维生素C的氧化分解,降低维生素B12的活性的成分是 A.锌 B.铜 C.磷 D.钾 E.钙 『正确答案』B
7)放置的温度和时间:
温度升高,放置时间越长,易发生聚集。 8)配液袋的材质:
聚氯乙烯(PVC)袋可释放出脂溶性增塑剂,对脂肪粒有破坏作用,但在室温下24小时内,其释放量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