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再解读—教案、讲稿

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课程教案 课次 授课方式 (请打√) 7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青春之歌》再解读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熟悉《青春之歌》的情节、人物形象及思想内涵。 历史地看待《青春之歌》这一文学现象。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通过两种解读视角,深入分析作品及作家的创作心理。 难点:认识文学真实的复杂性,认识政治、作者的选择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青春之歌》再解读 一、作为“政治叙事”的 《青春之歌》 杨沫创作情况 青春之歌情节梗概 林道静“三部曲”分析 《青春之歌》问世后受到欢迎的原因。 二、作为“爱情叙事”的解读 对余永泽、卢嘉川、江华的另一种分析 三、从“个人记忆”到“集体记忆” 杨沫与张中行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政治信仰与个人品质有何关联? 课后小结: 关于历史、文学虚构。 如何运用模特儿,写真人真事的文学应遵循哪些原则?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 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 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 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

1.课前布置查阅资料,思考问题。 2对作家作品及当事人做出分析。 3.借助投影仪投放有关资料。 4.教师总结。 方法及手段

1

《青春之歌》再解读讲授提纲

一、作为“政治叙事”的 《青春之歌》

杨沫创作情况:

散文《热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 短篇小说《房客》《红红的山丹花》《我的医生》, 中篇小说《苇塘纪实》《冲破黑暗》,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东方欲晓》《芳菲之歌》《英华之歌》

青春之歌情节梗概

林道静“三部曲”分析

1冲破家庭樊篱,寻求自我独立,与余永泽相爱,同居 2与余永泽决裂,在卢嘉川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

3在江华等人引导下,不断接受党的教育,克服自身弱点,成为坚强的共产党员。

《青春之歌》问世后受到欢迎的原因。 (1)时代原因(政治环境)

(2)立意、故事情节寻到了当时的“最佳点”(政治与爱情的巧妙结合) (3)作者的激情、才能 二、作为“爱情叙事”的解读

对余永泽、卢嘉川、江华的另一种分析

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他们的评价,今天的评价 三、从“个人记忆”到“集体记忆”

杨沫与张中行之间的纠葛 张中行(1909——) 散文《负暄琐语》《顺生记》《流年碎影》,与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并称“燕园四老”。就社会人生角度,今天可以说张中行乃“世外高人”。

张中行在《流年碎影》中说:“她追述昔年,常提及我(玄),言及分手之事,总是明说或暗示,我负心兼落后,所以她由幽谷迁于乔木,”“落后云云,是杨沫的看法,负心则好像没有什么佐证”“认定负心,人各有见;认定落后,是人各有道。至于她由幽谷迁于乔木,我祝愿她能够这样,但据我所闻,也未能天衣无缝,但她有名,举事以证明迁得好,也是应该的,至少是可以理解的。”

不应简单地做出是非评价,一方面有历史的(革命问题、)原因,一方面有两个人之间的纠葛。但《青春之歌》给我们不少启示:

政治信仰与个人品质有何关联? 关于历史与文学虚构。

如何运用模特儿,写真人真事的文学应遵循哪些原则?

2

《青春之歌》再解读讲稿

一、作为“政治叙事”的 《青春之歌》

杨沫创作情况:

杨沫(1914——1995)祖籍湖南,生于北京一个破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初中毕业后,因家庭破产辍学,独立谋生。当过小学教师,家庭教师,书店店员,曾在北大旁听过,30年代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30年代开始创作,处女座散文《热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 短篇小说《房客》《红红的山丹花》《我的医生》, 中篇小说《苇塘纪实》《冲破黑暗》,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东方欲晓》《芳菲之歌》《英华之歌》 《青春之歌》情节梗概

从形式上看,《青春之歌》以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为主线,像一部典型的言情小说。但是作为“十七年文学”的代表作,它的意义从来不是从爱情小说角度界定,而是严肃的政治主题: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个人奋斗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投身革命,经历改造,考验,才会有光明的前途,永葆革命之青春。

列宁毛泽东都有“知识分子必须走和工农大众相结合道路”的论述 林道静“三部曲”分析(传统的分析评价)

1.冲破家庭樊篱,寻求自我独立,与余永泽相爱,同居

小说开头,林道静掏出家庭在火车上——家庭遭遇,从小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反抗封建婚姻(继母要将她嫁给胡梦安做小老婆),寻求自己的道路——北戴河,表哥不在,余敬唐留林道静做小学老师,想把它送给县长——海边想投海自尽,遇到余永泽。

余永泽“骑士兼诗人”的罗曼蒂克的激情、文学气质、爱情至上观和自我实现的价值观(五四启蒙文化的一部分,但在小说中是非否定的)迷住了林道静。

2.与余永泽决裂,在卢嘉川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

同居后,经过短时间的生活后,不满与做家庭主妇,当花瓶,渴望独立,感到沉闷,窒息。

余永泽的自私,冷酷,庸俗

3

余永泽对魏三大伯的态度 余永泽一心攀附权贵(胡适) 余永泽对卢嘉川的嫉妒

林道静与卢家川的关系:第一次认识北戴河小学——第二次在北平东北老

乡的公寓里(这时已经与余永泽同居),卢嘉川与林道静单独交谈,用革命理论启发林道静,借给她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等书籍。

第三次:闯入余永泽家,(余永泽写了信) 第四次,跑到余永泽家,(尔后被捕)

卢嘉川完成了对林道静的精神启蒙,使之接受了革命理论。 卢嘉川被捕后,林道静在痛苦中离开了余永泽。

3.在江华等人引导下,不断接受党的教育,克服自身弱点,成为坚强的共产党员。

抗日救亡运动,农村工作,狱中斗争

通过江华、林红等人的言传身教,不断进步,1935年12月16日,组织北大学生游行,冒着敌人的水龙头、刀枪,带领队伍前进。

杨沫在《北京沙滩的红楼——我在<青春之歌>中以北大为背景的原因》中说:正是在北大,杨沫亲眼目睹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就在沙滩一带的小公寓里,前后不知住着多少革命青年,他们都是在饥寒交迫中,在敌人的屠杀、搜捕中,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在祖国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日以继夜地工作着、斗争着。可是红楼里也有另一种人的生活:他们埋头在图书馆里或实验室里,国家么,社会么,为人民大众么,这和他们的切身利益有多大联系呢???他们的心灵里,只想着个人成名成家,青云直上。”

钱理群《反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从根本上说,则是知识分子角色的转移:由依附强权,充当幕僚,国师??转向依靠自身,充当思想启蒙的主体,实现思想,教育,文化、学术的独立,彻底走出传统知识分子的老路,成为独立,自主,自由的知识分子,从而建立起现代知识分子的新范式”

但是很快这个集团迅速分化,成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与左翼知识分子的不同的知识——政治阵营。余永泽代表了前者的选择,卢嘉川、江华可代表后者的选择。写作《青春之歌》的50年代,后者当然是唯一正确的。

1960年,《青春之歌》再版,杨沫根据各方意见加了林道静在农村生活的七章,和组织领导北大学生运动的三章——80年代后出版的文学史及文学评论,一般认为修改稿是败笔,游离、忽视了30年代知识分子成长的特点。但是,依据毛泽东30——50年代的有关论述和当时的政治观念,作为知识分子成长的“必由之路”,同工农相结合,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4

《青春之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版再版,发行量超过500万,电影更加大了其影响。小说翻译成20多种语言,介绍到国外,日本、印尼共产党作为党员教材,许多日本青年读了后,纷纷向日共递交入党申请书,在国内,周恩来、彭真、周扬、茅盾等在各种场合褒扬这部作品,共青团中央也号召团员青年学习这部作品,可以说《青春之歌》影响了一代人,称为五六十年代红色经典中的经典。

杨沫的《青春之歌》不仅介入了作家们望而却步的极其敏感的知识分子题材,(这时,工农兵题材较多,知识分子题材比较难把握)而且将知识分子成长的故事演绎得如此生动,如此激动人心,对于只读过初中的杨沫来说,这太出人意料了,杨沫自己也激动不已。

《青春之歌》问世后受到欢迎的原因。 (1)时代原因(政治环境)

(2)立意、故事情节寻到了当时的“最佳点”(政治与爱情的巧妙结合) (3)作者的激情、才能

二、作为“爱情叙事”的解读

从世俗生活角度,把杨沫的《青春之歌》作为言情小说来解读,分析,可能有另外的感受,得出另外的结论。

对余永泽、卢嘉川、江华的另一种分析。 对余永泽:

小说一方面写他大谈反抗封建道德,热情地称颂,鼓励林道静成长,有知识,性情优雅,温情体贴。一方面写他居心不良地窥视着林道静这位美丽的少女,千方百计地占有她的庸俗的心理。

虽然这符合写作需要,因为随着林道静的成长,他要离开这个凡俗的人——但抛开这种写作意图不说,余永泽这位家境殷实、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北大高材生,没有资格追求林道静吗?作为一个青年学生他这种对爱情的追求很低俗吗?只有革命者,爱情才高尚吗?

对卢嘉川

第一次在北戴河认识林道静,便严肃地与林道静讨论国家大事,“仿佛这青年带着一股魅力”;第二次,在北平,短短的几个钟头的观察中,林道静特别喜欢起这个新朋友了——他诚恳,机敏,活泼,热情。

卢嘉川这一异乎寻常的举动被他的同学兼战友罗大方注意到了,很少接近女人的卢嘉川对林道静这么热情,一谈几个钟头,让罗大方感到奇怪。他善意地提醒卢嘉川,林道静已经是“名花有主”的女人时,卢家川严肃地驳斥了他的“瞎扯”,解释说自己对林道静的关怀是因为想帮助这位“有斗争性有正义感的女孩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