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实验的准备与实验教学研究 实验六

实验六 STS实验的准备与实验教学研究 -------比较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教学研究目的】

1.学习和探讨比较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和技能。 2.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动手实验,培养化学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

3.通过该实验的体验,学习和训练组织中学生开展联系日常生活的学生实验的教学方法和技能。

【实验教学研究内容】

1.自选3种果品或蔬菜比较它们维生素C 的含量。 2.探讨组织中学生开展此学生实验的教法。

【实验计划】

1.实验用品

1mol/LHCl溶液、0.01mol/LI2溶液、2%淀粉溶液 2实验步骤:

A 用1mol/LHCl溶液加水稀释配制PH =3的盐酸溶液; B将雪莲果洗干净,取10g该雪莲果(皮+肉)切碎,移入研钵中加10mL PH =3 HCl溶液,研磨至碎,将研磨至碎的雪莲果全部移入100毫升的容量瓶中,再用pH=3的盐酸溶液定容至刻线,定容好后,用棉花放在漏斗上过滤,将滤液放在烧杯里。

- 1 -

C 将过滤好的滤液取出10mL放在烧杯中,加入1mL 2%淀粉溶液,用1mL的针筒取0.01moL/L的碘溶液,滴定滤液,(滴一滴后,振荡,蓝色褪去,再滴再振荡)直至溶液颜色变蓝能够保持30秒不褪色为止,记下所用的碘溶液的体积。

D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测杨桃、苹果、人参果、梨、柠檬、大黄瓜、小黄瓜的维生素C的含量。

E比较各种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 3.实验记录及结论 水果 1 雪莲果 2 3 4 5 梨 6 7 8 小黄瓜 苹果 杨桃 人参果 柠檬 大黄瓜 所用的0.04 0.12 0.14 0.03 0.03 0.34 0.03 0.02 碘液(mL) 由以上数据可知本次测定的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柠檬>杨桃>苹果>雪莲果>人参果、梨、大黄瓜>小黄瓜 (即:柠檬的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其次杨桃、苹果,接着雪莲果、人参果、梨、大黄瓜、小黄瓜的维生素C含量较少且含量相当)

- 2 -

实验成功的关键

A选择样品时,应该尽量选择新鲜、果肉颜色较浅且汁液较多的样品,否则会造成样液颜色过深而使滴定时的颜色反应不明显和滤液不容易过滤等问题。

B为能够比较果品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各食物应取等质量,稀释时加等量的水,平行测量。

C 滴定时,一定要注意滴一滴后,振荡,蓝色褪去,再滴再振荡。直至溶液颜色变蓝能够保持30秒不褪色为滴定终点。

D 由于维生素C存在于植物细胞内,而且容易被氧化分解,粉碎时动作要快,同时粉碎充分。

E 滴加淀粉溶液时最好加过量,这样显色才会明显。

F 在进行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的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一定要在pH为3-4的环境中,以保护维生素C不被破坏.

【思考与讨论】

1.维生素C有哪些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比较或测定维生素C含量主要依据维生素C什么化学特性? 答:

A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中,为六碳多羟基酸性化合物、白色针状结晶、有酸味,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 3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