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实录与评析[名师]

《体积与容积》教学实录与评析

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体积与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独立分析、动手操作及小组交流、实验)掌握比较体积大小的多种方法,理解容积相关知识。

3、在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本身的魅力,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认识到每个人的思维角度可能不同,应该互相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提问、实验演示)

教学资源:石子、装有红色液体的瓶子

师:大家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聪明的乌鸦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 生:听过,它衔起一颗颗石子放进瓶子里,使水面升高,最后喝到了水。 师:谁愿意演示一下这个过程?(指名演示)

一生演示,学生观察。学生观察演示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师:放入的石子大,水面上升得……(高);放入的石子小,水面上升得……(低)。放入的石子多,水面上升得……(高);放入的石子少,水面上升得……(低)。

师:每次水面有什么变化?是水自己变多了吗?这部分水与放入的小石子有什么关系? 生:水面慢慢上升,水不是自己变多的,是因为沉入瓶底的石子占了水的空间,把水挤上来了。上升的水就是瓶底所有石子大小的和。

(设计意图:以大家熟知的小故事引入,学生比较感兴趣。通过直观演示了解与本节课有关的数学知识,得出石子占有了水的空间使水面上升,并且上升的这部分水是放入石子大小的总和,为后面的实验作铺垫,同时感受物体占据空间是有大小的。) 二、新授

(1)体积的认识(提问、讲授) 教学资源:小芒果、大土豆

师:老师这有一个小芒果和一个土豆)想把它们分别放在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箱子里,哪种食品放得比较多?为什么? 生:芒果放得多,因为芒果小土豆大。 生:芒果占的空间小、土豆占的空间大。

师:其实我们身边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也有大小之分。 出示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师: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直接看出两个物体的体积大小(板书:看)比如讲桌和课桌比,讲桌体积大课桌体积小。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生:铅笔盒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铅笔盒的体积。………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的食物为例,用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什么是空间大小,从而得出体积的概念。之后又在身边寻找熟悉的例子,发现比较体积大小的方法,为后续的进一步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比较体积大小的其他方法(组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试验演示) 教学资源:①每组两个用小方块拼的形体(形状不同) ②西红柿、土豆、2个盛有同样多水的相同的容器 ③多彩泥、模具

活动一:

师:小组中有两个用小正方体拼成的形体,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是相等的,看看你用什么方法能比较出它们中谁的体积大?

学生在组内交流讨论后分别用手中的形体进行汇报。 生1:我是数的,块数多的体积就大。

生2:我先数每排有几个,再数每层有几排,算出每层的个数,最后数有几层算出一共几个。一个24块,一个20块,24块的体积大。

生3:把其中一个向另一个转化,如果块数不够说明体积小,如果正好说明体积相等,如果多出来说明体积大。

师:看来几何形体可以通过计算和数的方法比较体积大小。(板书:计算、数)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各自方法,并选出适合于比较本组两个形体的方法,汇报时注意学生不同策略的体现,从中渗透体积的计算方法。课上学生汇报的方法多种多样,虽然有的比较麻烦,但学生开动脑筋,在做数学中,将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大家分享,从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发展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活动二:

老师拿出一个西红柿和土豆,让学生说说谁的体积大,学生有的说西红柿的体积大,有的说土豆的体积大,正在大家争论中,一个学生说,应该想办法比一比。 师:怎么办?

生:把它们放进水里。(板书:借助水)让学生到前面演示。

师:为什么水会上升?上升的这部分水的体积和沉入水中的物体有什么关系? 生:物体占有了水的体积。上升的这部分水的体积就是这个物体的体积。 师:现在你能知道谁的体积大了吗?为什么?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