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全)

第三节 李白的绝句

讲授李白绝句自然明快而又含蓄隽永的艺术特色。

精读作品篇目:《独坐敬亭山》、《劳劳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山中问答》。

第四节 李白的地位与影响

讲授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李白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他继往开来,在屈原之后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高峰,形成了我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的浪漫主义传统;他继承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以自己的理论特别是创作实践,扫清了六朝的绮靡诗风,为唐诗的繁荣和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他善于学习民歌,同时批判地继承前代优秀诗人的艺术传统,形成独特的风格。从而开创了以他和杜甫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精读作品篇目:《蜀道难》、《行路难》、《将进洒》、《梦游天姥吟留别》、《陪侍御叔华登楼歌》《独坐敬亭山》、《劳劳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山中问答》。

第五章 杜甫

课时:8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杜甫的生平和思想、以及杜甫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并大致能分析李白与杜甫的差异。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人格

讲授杜甫的生平分期及其诗歌创作的发展、杜甫的儒家人生观。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世代“奉儒守官”(《进雕赋表》)的家庭,先祖杜预人称“杜武库”,祖父杜审言乃“文章四友”之一。他的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712—745)

杜甫从小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的政治理想。二十岁南游吴越、二十三岁到洛阳应举落第,后北游齐赵,与李白相遇。

46

这是他创作的准备时期,代表作有《望岳》、《房兵曹胡马》、《画鹰》等,诗风浪漫豪放,与盛唐气象合拍。

二、困守长安时期(746一755)

天宝五载(746)杜甫入长安求仕,次年,玄宗诏令天下“通一艺以上者”到京城应试,结果李林甫搞了一个“野无遗贤”的骗局,使应试者全部落选。这是杜甫人生道路的一个转折,也是他创作的一个转机。“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的屈辱生活,使他开始透过社会表面的繁荣认识到朝廷的黑暗腐朽。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便始于此时。在屡遭挫折之后,直到天宝十四载(755)他才得到一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职位。这一时期杜甫既周旋于上层,又接触下层,开始用诗歌反映现实,富有特色的现实主义创作也正是从这时开始的。代表作有《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

三、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

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携家与百姓一道流亡。寄家鄜州,只身投奔朝廷,中途被叛军掳入长安,写下《月夜》、《哀王孙》、《悲陈陶》、《悲青坂》、《春望》、《哀江头》等,留下了反映“安史之乱”的第一手最珍贵的资料,进入他一生中创作最活跃的时期,密切注视时局发展,及时反映重大事件。次年冒险逃出长安,到陕西凤翔“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述怀》),任左拾遗(从八品上),为营救房琯,触怒肃宗,后终因房琯事件牵累,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北征》、《羌村三首》、“三吏”、“三别”等作品,标志着他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

四、漂泊西南时期(759——770)

乾元二年(759)杜甫弃官去秦州,从此远离朝廷,走上与人民接近的路。是年末,入蜀,于成都市郊筑草堂定居,过了几年相对安定的生活。其间因军阀混战避难至梓州、阆州等地。大历三年(768)携家出蜀,沿途飘泊转徙,最后病死在长沙到岳阳的舟中。这一时期,他寄身田园而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思想更加深邃,艺术上也更为成熟。《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秋兴八首》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第二节 “诗史”

讲授杜甫诗歌的“诗史”性质与叙事艺术。

杜甫思想的核心是忧国忧民。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天宝末到大历年间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以及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变,在揭露封建当权势力的腐败、贫富的对立、表现民生疾苦方

47

面,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被誉为“诗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三节 杜甫的律诗

讲授杜甫对七律艺术的贡献。

在诗体运用上,杜甫众体兼长,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尤以古体和律体为佳,七律在他手中日臻于纯熟,并使题材大为开扩,如《秋兴八首》便表现了深沉博大的历史和现实内容。

第四节 杜诗的艺术风格

讲授杜诗“沉郁顿挫”的主要风格。

第五节 杜诗的地位与影响

说明杜甫集大成、变唐调、开后世的诗史地位。

时代和独特而丰富的生活经历成全了杜甫,加之具有深厚而广泛的艺术修养,“别裁伪体”、“转益多师”的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精益求精的锤炼技巧,这一切使杜甫成为古典诗歌史上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对此做了高度评价,说:“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如果说李白是将诗歌的浪漫主义推进到一个高峰,杜甫则是继承《诗经》、汉乐府的传统,把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提高到一个自觉的、成熟的阶段,使诗歌成为时代的一面镜子。并直接开启了中唐新乐府诗的创作。在艺术上,杜甫掌握运用了当时所有的一切诗体,充分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为各种诗体树立了典范,同时在语言运用和艺术表现方面也为后人开了无数法门。

精读作品篇目:《兵车行》、《自京赴奉天县咏怀五百字》《春夜喜雨》、《登高》、《秋兴》(其一)

第六章 大历诗风

48

课时: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中唐前期的主要诗人以及诗歌创作的大致情况。 内容:讲授大历诗坛的分野以及刘长卿、韦应物、顾况、李益的艺术成就。

大历十才子,指活跃于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不同史籍所载十人姓名略有出入。主要有钱起、卢纶、李端、司空曙、韩翃等。所作诗歌多应景献酬,流连光景,粉饰现实。部分诗作抒写沉沦下僚,怀才不遇之感。诗歌艺术造诣较高,多为近体,五律成就尤高。钱起《省试湘灵鼓瑟》、卢纶《塞下曲》等是其中的佳作。如《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寥寥二十字便勾勒出壮阔的画面,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气氛,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很见功力。

精读作品篇目:《滁州西涧》、《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夜上受降城闻笛》。 

第七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课时:7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及韩愈、孟郊、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艺术成就。

第一节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一、韩孟诗派。 二、诗歌创作的特殊性。

韩孟诗派,指的是中唐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在唐诗经过长期发展并已取得极大成就以后,注意更广泛地从前代诗歌中吸取营养,有意打破传统的表现手法,避熟就生,标新立异,戛戛独造。发掘新的形式、语言、意境,创立自己的新风格。虽有时因翻新出奇而不免流于晦涩险怪,却避免了中唐诗风滑向柔弱浮荡一途。韩愈所开创的以文为诗,对后世诗歌尤其是宋诗散文化特点的形成,具有直接的重要影响。除韩、孟外,这一派诗人还有贾岛、姚合、卢仝、刘叉等。

第二节 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诗歌风貌

一、刘禹锡的独特风貌。

刘禹锡于永贞年间,同柳宗元一道以极高的热情参与了王叔文、王伾推行的政治革新,但在以宦官为首的保守势力的联合反击下,很快遭到失败。与柳宗元等八人同时被贬远州,

49

先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更远放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迁谪生涯长达22年,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穷僻荒远的贬所度过。

刘禹锡关心现实社会,其诗反映了中唐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倾向鲜明,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等抒情诗及《聚蚊谣》、《飞鸢操》等咏物诗,表现了对权奸们的讽刺蔑视,以及自己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二、柳宗元的山水风格。

柳宗元是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诗数量虽不算多,但特色鲜明,成就很高。柳诗多作于被贬之后,大体分为叙事诗、寓言诗、抒情诗、山水田园诗四类。其中抒情诗和山水诗尤有特色,成就也更高。失败的悲愤和被贬的怨艾始终萦绕在柳宗元的心头,所以诗中常常呈现一种空旷孤寂、幽深清远的意境。他善于将壮志豪情与对国家衰退的忧思交织在一起,宏阔的境界与萧瑟的景物交织在一起,抒发了迁谪的悲愤抑郁和去国怀乡的情思。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通过登楼远望,抒发了诗人离乡别友的悲苦和对挚友的深情怀念,流露出对时事艰危、环境险恶的忧伤和不平。此诗赋中有比,虚实相生,情景交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以“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的奇想,抒发怀乡思归之情,极为沉重。长期贬谪远荒的生活,使柳宗元对自然山水有特别亲切的感受,山水成为他政治上遭受打击,心情压抑时的最好慰藉。他因山水诗的突出成就与韦应物并称“韦柳”,成为唐代继王维、孟浩然之后有代表性的山水诗人。柳宗元的山水诗构思精巧、意境清新、情致深婉,处处显出其清峻高洁的人格,流露出孤寂凄婉的情绪。名篇《江雪》以孤舟独钓的老翁形象,寄托了诗人清峻高洁的人格和被贬远荒的孤寂幽愤。

精读作品篇目:《山石》、《秋怀十五首》(其一)《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金铜仙人辞汉歌》、《雁门太守行》《南涧中题》、《江雪》、《竹枝词》、《乌衣巷》。

备注:重点讲授韩愈奇而豪、“以文为诗”的艺术特色和孟郊奇而硬、李贺奇而丽的艺术特色。重点讲授柳宗元的山水诗和刘禹锡的怀古诗、民歌新声。

第八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课时:7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白居易的诗歌理论、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以及元白诗派其他诗人的创作情况。

5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