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图形创意设计
一、案例背景
人们在对一幅图形设计作品发表观感时总是说\好\、\有意思\、\深刻\,或者\构思一般\、\差强人意\、\不清楚意思\等,这样的评价不单是指设计师的题材内容的选择或表现技能的好坏,在更大程度上是对我们所说的\创意\的评价。
作为我校广告专业的学生,必学的一门设计类基础学科就是 \图形创意\,也许初接触这门学科的大多数学生都会遇到一只\拦路虎\那就是无法充分打开思路,展开联想。一幅优秀的图形创意作品离不开奇特的联想,因此要学好\图形创意\这门学科就必须学会联想,从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展开联想。 怎样将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上得生动易懂,充分体现我们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呢?于是我想到了在\图形创意\课课堂上开展以\如果世界没有了联想\为课题的讨论式学习。 二、课堂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联想的含义 2、能力目标
学会形象联想和概念联想,学会在生活学习中展开联想,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让想象力自由飞扬,充分展现创造力 3、情感目标
联想是建立在客观世界基础上的 4、教具
教师自绘图片,多媒体课件,音响,插图 三、教学设计思路
现代的职业技术教育,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因此,这堂课不仅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会联想同时要对他们的绘画技巧进行训练。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接触\图形创意\课,学生肯定感到陌生甚至是无从学起。怎样引导学生进入联想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兴趣呢?于是我在新课导入时用了一句联想公司的广告语\如果世界离开了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引出了本堂课的课题。一个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考虑到现在的中学生对关于明星的话题特别感兴趣,于是我告诉他们:先联想看到的图形是什么,待会揭示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上的答案,为本节课设下了一个诱人的悬念。
在专项训练时,既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联想出与题相关事物,口述他们的思维方式,还要求他们能把自己脑子里的抽象形象通过自己的绘画技能表现成绘画语言即画成形象的图形。这既在训练学生联想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绘画技巧。让学生在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中进行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独立解答的基础上,然后在小组内或全班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与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精神,提高交流及表达能力。 四、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将学生分为6小组坐好,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速写纸,笔)安定学生情绪 2、新课导入
师 :前几天老师看过一则联想公司的广告\如果世界离开了联想,世界将会怎样?\(问题1)
那么老师现在问问你们,世界将会怎样呢? 学生马上担心:\我们的生活多没意思呀,\有的说 :\没有我们广告专业了,\
有的学生还调侃说:\老师你教我们图形创意的话,你也失业了。\有学生还说 \穷,枯燥……\
师:很好,你们现在回答问题时,不也正在展开联想吗?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思考引处出本节课的课题。 3、教师拿出事先画好图形的小黑板,
问:\现在你们看到的图形觉得它象什么呢?\(问题2)
各种答案接踵而至。学生有的说像苹果,有的像\臀部\,还有的说像\灯罩\的,也有的觉得像\掉一半的苹果\
师:你们说的都不错,下面我们看看旁边用纸遮住的部分。
老师撕开前一半的答案,下半部分留在下课前揭晓,为整堂课设置悬念。(学生更好奇,吸引注意力)
4、引出问题3--\什么是联想呢?\
师:做了脑筋练习,我们再来看几幅作品,然后回答。 (多媒体展示联想图例) 学生先自己归纳
师补充总结:联想就是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客观事物间由此及彼的相似性的内在关联性导出的新结果。
5、欣赏(鼠标的形象联想),多媒体展示。
训练1:给定一个物形--橘子瓣联想出形状相似的视觉形象。(要求学生敢于大胆创新,让想象力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