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城市地铁(轻轨)施工测量
概 述
地铁(轻轨)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地铁(轻轨)是建设在城市及其周边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国内有地铁及轻轨运营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深圳、南京、天津等城市,除上述城市现正在进行大规模地铁(轻轨)建设外,还有一些城市已开始或即将开始进行地铁(轻轨)建设,如沈阳、成都、哈尔滨、杭州、苏州、西安、郑州、石家庄、长沙等城市。地铁(轻轨)测量已形成一个新的测量领域,在地铁(轻轨)建设的各个阶段均要进行测量工作。如前期要进行1:500地形图测量或修测、首级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地下管辖建构筑物调绘测量;设计阶段要进行稳定线路平纵断面的初定测、稳定站位各种井位的放样测量、线路站位基本稳定后要进行二级平面测量二级高程控制测量;施工阶段要进行施工控制测量、施工放样测量和施工监测;主体结构完成后,要进行结构断面测量;然后依据铺轨综合图进行铺轨测量及轨道竣工测量;车站出入口、风亭等竣工后要进行竣工测量;铺轨完成后,还要进行主体结构变形监测等测量工作。由此可见,地铁(轻轨)施工测量只是地铁(轻轨)工程测量的一部分,但具有保证复现设计的重要作用,是地铁(轻轨)工程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三章 地表控制测量
概 述
地铁(轻轨)是一线状轨道交通工程,具有最小半径的特点,各个标段、工点的衔接尤其是横向衔接,对工程的正确复测和建成后的有利运营至观重要。为了准确复现经批准的地铁(轻轨)设计,在地铁(轻轨)工程实施过程中,分阶段进行地表控制测量与定期复测很重要。地表控制测量的主要内容有行业规范(《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要求的相当于C级的GPS测量或相当于三等三角的平面控制测量、精密水准测量或二等水准、测角按四等要求的精密导线测量,GPS测量与二等水准测量习惯上称首级控制测量。
由于地铁建设在城市及其周边环境中,因此地表控制测量系统,采用城市的城建平面坐标系统和城建高程系统。
第一节 GPS测量
根据地铁(轻轨)行业规范关于由地面测量误差,产生在贯通面上的横向贯通误差的允许值为±25mm,由贯通误差理论,可以计算出首级平面控制测量的测角中误差
140
为不小于±1.8″,相当于三等三角或C级的GPS测量。由于GPS测量技术的发展,GPS测量能大大提高测量效率,目前进行首级平面控制均采用GPS进行测量,因此首级平面控制测量是一项具体的GPS测量工作。
一、 GPS控制网布设
1、GPS点选点原则,就是在进行GPS控制网观测前,应先进行GPS控制网布设。GPS控制网布设应在收集和熟悉设计站位、区间走向、施工方法的基础上集合线路附近的既有城市高等级平面控制点进行GPS控制网选点。选点工作既关系到GPS控制网的质量,同时在GPS控制网测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应先进行图上选点,然后进行现场核对。通过图上选点,与现场核对的反复进行,才能选出既满足GPS测量要求,又方便使用与保护的GPS控制网点。选出的GPS控制网点特别是沿线路选出的GPS控制网点应尽可能通视,以方便以后各等级常规平面测量工作的开展。选出的GPS控制网点必须能控制线路和车站位置,且要避开可能施工的范围。
2、GPS点位及点间应满足的要求,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2001-92、行业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等的要求,除所选GPS点在15°的空间范围内不应有任何障碍物外,所选GPS点还应满足:点位附近不应有电磁场,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和无线电发射装置,点位附近不应有散热体散热池,沿线路的点间最好不应有电磁场、散热体散热池,测线上不应有树枝等影响测角测距的障碍物,位于车站的GPS点与地面的垂直角不应大于20°,以减少垂线偏差对测边方位角的影响。
3、 GPS桩点可参考行业规范进行,埋设的GPS桩点上应有标识,以利于判断其有关属性。
二、 GPS控制网测量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