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多种多样的植物》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分类的方法来研究动物,教学方法与上节课类似,我板贴给出了16种不同的动物,要求学生对此进行分类,分别是熊猫、老虎、大象、青蛙、鳄鱼、鸽子、金鱼、蜗牛、瓢虫、蚂蚁、狮子、蚯蚓、马、蝴蝶、老鹰、乌龟,这些动物中有部分是学生疑惑比较大的,学生分类时也比较混乱,大致出现了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分为生活在天上的,陆地上的,水里的,还有两栖的,但是学生对于鸡鸭等动物产生了异议,另外大部分学生认为蚂蚁是生活在陆地上的,也有个别学生提出飞蚁是可以飞的,学生对两栖的概念不熟悉,只认为能生活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的动物都是两栖动物。
2、分为肉食、草食、杂食动物,但是学生对于青蛙、蜻蜓、蝴蝶、金鱼等动物的食性存在异议,对熊猫是草食还是肉食的也产生了很大的分歧,最后学生认为只按照这种分类方法不足以推广到对所有动物的分类,所以还需要寻找更准确的分类方法。
3、分为能食用的和不能食用的,这个方法很快被学生推翻了,最有趣的是有位学生提出“在贝爷的眼中这些都是能吃的”。
4、分为胎生、卵生、卵胎生,这种分类方法普遍被学生接受,只有卵胎生少数学生不太熟悉。
作为拓展,我没有局限于书本上的分类,而是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进了更细化的分类,脊椎动物分为鸟类、鱼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无脊椎动物分为昆虫类、软体动物、节肢动
物、环节动物等。本来只给了以上16种动物,在上过一次课后,发现学生对蜘蛛是不是昆虫、章鱼是不是鱼、鸡是不是鸟类等问题存在疑问,所以又添加了蜘蛛、章鱼、鸡、螃蟹、跳跳鱼、驼鸟、鲸这几种动物,提供有结构性的材料越多,学生研讨的氛围就越热烈,整节课几乎都是学生在说,但是如果老师没有引导好,课堂秩序就会比较混乱,从研讨变为争吵。对于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老师要提前做好预判。
总之,有些学生对生物知识特别感兴趣,知识面广,常常会问出一些我也不知道的问题,这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考虑在单元结束后开展一个生物大讲坛的活动,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