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的三峡》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壮丽的三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2.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与欣赏,体会本文把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蕴藏在对壮丽河山

和灿烂历史文化的知识性、欣赏性中的特色。

情感与价值: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 对本文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播放《长江之歌》导入 二 学习课文

1)、检查学案预习情况 2)、解说词的特点 3)、学习新课: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

问题设置:课文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

课文介绍了三峡哪些内容?

作者分别给三座峡起了什么名字?

(三)精讲释疑。 1.“瞿塘峡”片段:

(1)结合画面,体会对瞿塘峡自然景观的描写,自然景观有什么特点? (2)作者写了哪些人文景观?分别突出强调什么内容? (3)“瞿塘峡”片段最后一节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4)小结:作者在对三峡进行介绍时,怎样来安排材料和选用表达方式的? 2.“巫峡”片段:

文中巫峡自然景观有什么特点?作者写了哪些人文景观?作者突出人文景观什么内容? (四)、巩固总结。 三 作业布置

1.仿照并运用课堂老师分析“瞿塘峡、巫峡”的方法和思路,自主完成对“西陵峡”的

分析并完成课后练习中的表格。

2.试比较《壮丽的三峡》和《过万重山漫想》的异同点,形成书面性的材料。 板书设计

壮丽的三峡

瞿塘雄——英雄颂 巫峡秀——云雨吟 西陵险——勇士赞

《 壮丽的三峡》 学 案

一、学习要求:

1.体会本文把爱国主义基本思想,蕴藏在壮丽山河风光和灿烂历史文化的知识性、欣赏性之中的特色。

2.学习本文以空间转换为说明顺序介绍景物和抓住景物特征表现景物的写法。 3.了解电视解说词的特点。

二、学习重点:学习本文以空间转换为说明顺序介绍景物和抓住景物特征表现景物的写法。 三、学习难点:体会本文把爱国主义的基本思想,蕴藏在壮丽山河风光和灿烂历史文化的知识性、欣赏性之中的特色。 四、学习过程: (一)、课前尝试: 1、学法指导:

①、课前阅读课文《壮丽的三峡》,扫清文字障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②、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了解和搜集关于电视片《话说长江》及解说词《壮丽的三峡》的情况、了解掌握“解说词”的相关知识。

2、尝试练习:

预习《壮丽的三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以空间转换为说明顺序介绍景物和抓住景物特征表现景物的写法及把爱国主义的基本思想,蕴藏在壮丽山河风光和灿烂历史文化的知识性、欣赏性之中的特色。(主要思考以下问题)

a、课文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课文介绍了三峡哪些内容?

b、作者在具体介绍三座峡时,是怎样进行介绍的?怎样安排选用的材料和表达方式的?

c、三座峡的自然景观各有什么特点?对三座峡分别介绍了哪些人文景观?有什么作用?

d、作者在介绍三峡景观是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分别有什么作用?

(二)、课堂探究:

1、检查点拨:《话说长江》及本文的相关情况,解说词的相关知识。 2、知识链接:学习课文,思考问题。

(1)课文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课文介绍了三峡哪些内容?作者把三峡比作什么?分别给三座峡起了什么名字?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