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蒙古族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无答案)

新疆巴州蒙古族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无

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近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

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持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

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句,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审美意蕴的一项是( )

A、在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时,冲入秋空,布阵南征,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 B、翅膀拍动频率适中,沉雄有力,引吭嘹唳,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C、大都以动态出现,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与鹰、燕、鹤鹭等有所不同。 D、翔姿优美,亦刚亦柔,阵容壮观,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2、下列古代咏雁诗(词),属于“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一项是( ) A、列序横空,身世在云中,舞影动西风。云淡淡,月蒙蒙,身点破苍穹。

B、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C、“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雁飞高兮远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D、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之浅吟低唱、鹰的竦持树端、燕的栖息房梁、鹤鹭的兀立江滩,其审美意蕴较之鸿雁列阵高飞低下得多。

B、鸿雁的随阳、健飞之习性,显示的是一种阳刚强劲之美,由于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

- 1 -

“秋”的意象,因而就给人一种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C、文章拿蟋蟀、鸣蝉、鹰鹞、鹤鹭等与鸿雁做对比并引用古诗词中的句子,是为了突出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D、文章最后一段中说“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这三种审

- 2 -

美移情层次”指的是“景中情”“情中景”和“情景互生”。 二、古代诗文阅读(47分) (一)文言文阅读(2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一)游 沙 湖 苏 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往相田,得疾 相:观察 B、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了:了解,明白 C、休将白发唱黄鸡 休:不要 D、是日剧饮而归 剧饮:高兴地喝酒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

A、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B、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C、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D、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下列有关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庞安常这样一个“异人”,可记的事迹必然很多,而作者却只突出他“以 眼为耳”的“异”,其实也是为了写自己。 B、“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两句,正面运用乐府古辞句意。作者病 好了,又看见兰溪水向西流,很有感触,所以这样说。 C、“休将白发唱黄鸡”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满头白发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 已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

D、本文笔法自由,行文活泼,时而漫记戏言,时而引录词作,表现了作者风趣、 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积极的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二)观 月 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7、对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或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盖有之矣 之:代词,代指这样的地方。 B、必空旷幽绝之地 之:助词,的。

C、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 之:动词,到,往,去。 D、今余之游金沙堆 之:动词,去。

- 3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