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演课”和“说课”

浅谈“演课”和“说课”

摘要:备课组内或是比赛中的“演课”“说课”活动,就其中的教材来说,都要增强教学的单元意识、整体意识以及目标意识。就教法来说,要突出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实践性、过程性和激励性。理解其中的内涵,展示演课者(说课者)的教学实力,发挥演课和说课的作用。从内耗中看到自身的亮点和不足,虚心学习同行的宝贵经验,发挥集体智慧,研讨教学难点和重点,优化教学设计,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促进彼此共同提高。

关键词:优化 演课 说课 目前“演课”之风吹遍祖国城乡中小学,学校聘请教师往往采用这种形式,县市级领导组织的学科基本功竞赛也常常安排参赛选手“演课”。“演课”与“说课”的区别和各自优缺点值得我们去思考,笔者想从教材和教法的角度来谈谈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就教材来说

“演课”和“说课”就教材来说,都要增强教学的单元意识、整体意识和目标意识。谁要因循守旧,谁就会败下阵来。在教材操作层面上,它们的细微差别从下表可以看到:

1 2 演 课 说明本课在本单元的地位,即彼此之间的联系。 或者开门见山地指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或者边学习边总结,或者在本课即将结束时进行总结。 可以在开头直接告知,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去发现。 说 课 说明教材的地位、作用 明确地指出本课的具体学习目标。 3 分析学习材料的编写思路、结构、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师在“演课”这一板块上常常会忽视本课的教学目标与单元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很少有单元意识,觉得一篇课文一篇课文教下来操作方便。但是却忽视了站在单元层面上进行教学所能带来的效益,也可以说就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没有去考虑编者的意图,或者说从来就没有尝到单元教学的甜头,或者说是深受传统的教学束缚太紧了。如果评委具有较强的教改意识和教育科研实践经验,就会在这个问题上关注演课的教师。演课的教师如果要想在这方面赢得评委好评的话,就得要做到如下三点:一是要“联”。联系单元的整体学习目标,扣住这个目标去引导学习。二是要“比”。在一个单元里,甲文与乙文进行比较,启发思维,求同存异,泾渭分明。三是要“结”。无论是学生自己总结还是教师总结,都要关照单元目标,增强其整体感。

教师在说课这一板块上常常会把“学习目标”说成是“教学目标”。看上去这样说没有错,但是细想开来还不是小事,为什么?因为“教学目标”中的“教学”二字,更多地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因素,而“学习目标”中的“学习”二字,密切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活动设计和最优化。各自的着力点不同,效果也不同。前者在表述的时候常用第三人称,即要求“学生”如何如何,而后者在表述的时候常用第一人称,即“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怎样怎样。如学习《<物种起源>绪论》的时候,可以这样描述学习目标: ⑴准确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正确认识文中的科技内容。⑵筛选重要信息和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路。⑶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师如果想表明自己先进的教育理念就得这样去说课,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就教法来说

吕淑湘先生曾说过:“教学法允许不同,可以是教法不同而效果都好。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见《语文教学问题》305页)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曾这样写到:“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熟善熟寡效,贵能验诸身。”这就是说,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到底谁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效果最好,这要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去进行验证。“演课”与“说

课”在教法上的共同点是都要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过程性以及激励性。但是在教法方面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区别: 教 法 教学手段 演 课 直观地呈现给评委,但是要靠评委自己去观察发现。 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提到使用的教学手段即可。 说 课 阐述使用某(些)种教法的理论依据。 说明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选择及其使用方法,阐述及其依据。 说课说到“教法”时,往往会出现这个问题——浮光掠影地提到拟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拟所用的教具和学具,也讲到了教法的总体构造,却忽视了自己这样设计教法的依据(理由)。看上去是交代了学法,但是没有在此展示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有些同志即使引用并且陈述了不少最新的教育理论,如多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等等,却往往浮在水面上,沉不下去,给人以生硬的感觉。成功的说课者可以将“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精华展现开来:一是“人与文本的对话”,包括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是一种意义阐释性对话,是对文本的理解与阐释,它是教学中师生对话的前提之一。二是“师生对话”,包括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这是一种实践性对话,是在人与文本对话和个体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合作性、建设性意义生成过程。三是自我对话。这是一种反思性对话,是个体对自身内在经验和外在世界的反思。在反思、咀嚼和回味中,个体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从而确认存在、生成意义。这样阐述应结合具体的文章来操作,从而体现教学设计的特色。

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教师在说课时往往没有把握好“度”:一是偏多,使用过频,使课堂教学变成教具的展览;二是太简,不能突出本课教与学的特征。在阐述教学手段的依据时,往往忘记联系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设备条件、主要教具的功能等方面。这样一来,无形中就降低了说课的“含金量”。

至于“演课”中的“教法”选择,要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依据教材,根据环境。举个例子来说,有的老师往往将“满堂问”理解为“启发式”,学习周国平的《直面苦难》的时候,有的老师设计了10多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直面苦难》和培根的《论厄运》相比较,它们的相同点是什么?语言上有什么不同特点?内容上有什么不同?结构上有什么不同点?你所看好的警句是什么?哪些地方可以文章的思辩色彩来?文中的“抚慰”、“慰藉”、“自慰”、“告慰”这一组近义词该如何区别?“人们常常期望一个经历了重大苦难的人生活得与众不同”一句中的“期望”,如果改成“希望”,好不好?为什么?文章中的“我们挺立在那里,没有观众,没有证人,没有期待,没有援军”使用了排比句,其表达作用是什么?在第二节中,你是如何理解“我们反抗,但是我们的反抗孤立无援,注定要失败”的?如此等等,问题之多,学生被“炸”昏了,没有“反攻”机会了。如果将教师的问题设计“砍”去一半会如何呢?留点时间让学生朗读体味,让他们质疑问难,真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教师,不管是备课组里的还是赛场上的“演课”、“说课”活动,都应正视其中的内耗,从内耗中看到自身的亮点和不足,虚心学习同行的宝贵经验,发挥集体智慧,研讨教学难点和重点,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抓住写作灵感,及时撰写教学随笔,让自己的教育生涯更加丰富多彩!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