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学习目标 了解各种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背景、核心思想及其影响。 通过分析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运用人地伙伴论思想,评价人类某些观点、行为的局限性和科学性。 明目标、知重点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
1.时代背景: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2.核心思想: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3.历史局限: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二、人类中心论
1.时代背景: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地理环境决定论也因此受到了否定和批判,“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应运而生。
2.核心思想: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做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
3.历史局限和影响: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其结果是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三、人地伙伴论
1.时代背景: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人类开始反思以往行为对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重新认识人地关系。
2.核心思想: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
3.意义:倡导人类在积极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推动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一、判断题
1.地理环境决定论即为自然环境决定论。( )
2.“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些言论片面夸大了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会导致人们盲目追求征服自然。( )
3.由“地理环境决定论”到“人类中心论”再到“人地伙伴论”,反映了近代人类对人地关系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 )
4.随着人类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发展生产力,最终可以实现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
5.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
如图是东汉时期“狩猎生产图”,图中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射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征服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寻求人地协调
7.下列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顺序相对应的是( )
①轮作,间种,生态种养 ②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 ③驯养野兽,种植禾谷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C.③④②①
B.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
解析:第6题,我国东汉时期是典型的农业文明时期,人们从事的主要是农业活动,因此主要是通过耕作、灌溉、施肥等农业技术手段,作用于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利用气候资源,生产出稳定而可靠的食物。在这一时期,人类已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和生活活动改造自然,故选C。第7题,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分别对应的是采猎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及后工业化时期,在采猎文明时期为驯养野兽,对应③;改造自然阶段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对应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对应征服自然阶段,对应④;轮作,间种,生态种养,属于谋求人地协调,对应①。故选D。
答案:6.C 7.D
我国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据此回答8~9题。
8.“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相关论思想 D.人地伙伴论思想
9.下列有关该人地关系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于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农业社会鼎盛时期 B.是一种能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论
C.倡导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切忌试图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D.核心思想是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力
解析:第8题,“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我国古代的科学环境观,是人地伙伴论思想的体现。第9题,人地伙伴论是谋求人地和谐发展的一种人地关系思想,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8.D 9.B
地理环境决定论[学生用书P22]
【合作探究】
读图,探究图片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及所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