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复习课效率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效率

——在六年级复习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南充十中附属小学 杨冬丽

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和一般新课的教学有所不同,具有容量大、时间紧、密度高的特点。复习课的学习目标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同遗忘作斗争,弥补知识缺陷,温故而知新;二是通过对知识梳理,在头脑中建构起系统知识的网络结构,促进后继学习;三是促进认知策略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长期以来“知识点整理—题型练习—教师点评”的复习课教学模式在实施上使师生都感到疲惫而低效。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注意复习课的教学策略。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能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结构的工具。而在复习课中利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思维导图”在学生脑海中对学过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可以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与数学的方法解决复习中的数学问题,从而进行更深一步的查漏补缺,把复习课的课堂还给学生,可以提高复习效率,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认识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图表,是一种简单却又极其有效的整体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符号、颜色等建立链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结构,它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工具。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在进行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能够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通过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以及归纳能力的提高,最终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复习课的意义

(一)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催化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思维导图的插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得乐趣,在图中找情境,在图中求真知。学生自己开拓思维,自己动手绘制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利于构建知识,发展思维。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梳理和建构

在传统复习课中,教师总是代学生梳理知识,学生在课堂中失去了主体性和积极性。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把思维导图引入到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思维的机会,让他们亲历知识梳理、自主建构知识结构的过程。思维导图极具发散性,同时又具有浓郁的个人色彩,学生在自主或合作形成知识的思维导图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梳理知识结构的学习过程。

(三)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的概念理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数学概念是对事物数、形特征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小学生对抽象的概念的认识大都是在对具体事物的操作和直观图形的观察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的。在提问和讲解后,老师把整幅思维导图进行系统的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分数的认识》单元教学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分数的概念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通过思维导图对分数概念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归类和整理,不仅能够让学生将相关的概念与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建立系统思维,将每一部分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复习课,能够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思维导图法能够全面、系统地展示数学知识点,使学生构建起严谨、通俗和直观的知识体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整理与复习》一课时, 由于这部分内容涉及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较多,该如何使学生理清这些概念?怎样让学生高效地建构这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为此,利用思维导图先让学生根据课本的指引进行预习,做到心中有数。为了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结合思维导图进行分析:从左往右看,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可以推导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从右往左看,在探讨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时,把它们转化成平行

四边形,又把圆、平行四边形、正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从而发现它们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使用思维导图法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思路,让学生通过绘制和完善思维导图来自行梳理教学中的知识点。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自行进行知识网络的建设。

(五)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科学高效的复习能够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学生也能够通过复习和巩固来减少知识的遗忘和混淆。在复习课中,教师可以先提出思维导图的中心概念,要求学生自行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圆》的复习课为例,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理清圆的初步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之间等知识及其关系,并将其绘制成思维导图。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要求学生能够自行对这些相关概念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进行区分,从而完成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完成复习任务,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三、“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实施

复习课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究其本质可归结为“知识梳理”、“分层练习”和“综合应用拓展”三环节。基于思维导图的复习课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形成知识思维导图的过程,既梳理了知识,又能发现知识点间的联系,增强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材采取了密切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逐步渗透、进一步深化、螺旋上升的编排思想。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因为年龄的关系与知识的限制,不能全面地掌控把握教材编排的特点,只能跟着老师亦步亦趋。但到了复习阶段,则需要学生跳出固有的思维,进行全面的掌控。这个过程,也是学习思维导图制作方法的过程。

1.细读教材,理解知识的系统编排

这个过程就是整理教材某一单元知识事整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也就是学习思维导图的画图方法,可以采用简单罗列的方法,记录纲要。

2.构建知识框架,了解知识间的关系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