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15年国外情景教学法研究综述
一、情景教学法的含义
情景教学法(Situational Method)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感官体验,从而以更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或技能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在动态与氛围感受中得到发展的方法。情景教学法主要借助多媒体、图片、实物、故事、音乐、身体语言等媒介,同时结合课程内容创设教学情景,能较好地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具体的知识技能,以达到表达、行为与情感的一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
近年来,随着第二语言教学目的、任务的不断明确,情景法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使用得越来越多,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从研究阶段及发展趋势方面对情景教学法近15年理论研究进行回顾并展望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的外语教师及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启发。 二、研究回顾
(一)情景教学法的理论研究 1. 情景法中的学习者情感因素。 (1)情景法与学习者情绪。
情感和认知是紧密联系的(Lazarus,1999):一方面,认
知过程激发情感;另一方面,情感影响认知,如强度恐惧阻碍创新,而轻微恐惧引发细节注意力。Ashkanasy&Nicholson(2003)指出,情绪状态是一项综合表征,它包含了情感关联和小组成员之间的情感共识。课堂上的情感氛围首先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emotional interaction),其次是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快乐与满足是积极情绪,生气和沮丧是消极情绪。在强度上,生气和快乐是强度情绪,满足和厌倦不是(Caruso&Salovey,2004)。情感状态无法被事先计划,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在情绪的自然流露和设计之间创造一个理想平衡。同时,研究显示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产生的作用或影响。Isen(2001)指出,积极情绪有利于创造力、认知灵活度、创新反馈及对新信息的开放度。教师可采用幽默等方式来缓解紧张气氛,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逻辑理性地思考。
Gavriel Meirovich(2012)提出,营造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能促进学生学习及课堂表现。针对将情感看作非理性因素而不利于决策判断的观点,该理论同“情感革命”流派的其他理论一道,将情绪与认知作为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Ellen R. Auster & Krista K. Wylie(2006)提倡在商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管理教育者面临如何创造能够让学生参与,受到启迪及激发其学习自身所需技能的课堂学习环境。他们从四个维度(情景设计、课堂准备、授课及持续改进)对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主动学习”作了概括:让学生参与任
务并思考所从事的活动。运用“主动学习”教学法培养管理人才时强调理论及概念的运用,如通过小组活动、提出并解决问题、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获得在商业环境中游刃有余的技能。尽管情景创设为课堂奠定了整体基调,课堂前准备(如教学技巧,时间掌握及直观教具将我们学习的“第二语言”作为母语的选择)对于课堂成功的作用不容小觑。 (2)情景法与学习者动机。
对情景教学促进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研究方面,Callie Mady(2012)通过问卷调查显示:有意识地参与到真实的社区生活当中,体验目的语或双语语言环境,能有效增强EFL或ESL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并希望融入目的语社区群体中。因为学习者与外国人的接触交流及体验真实生活的机会对其固有的情景激发机制起到影响作用,使其受到感染、鼓励并有交流欲望。正如Carver(1997)所阐明的,亲身参与社区教育环境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及归属感,培养其自发地去学习所需技能和知识及将新学知识技能运用到现实生活的能力。同时,这种类型的情景体验模式能增强学习者对自我意识及自信心的批判认识,并对大学水平学习者的学术、社会及领导能力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2. 情景法课堂对母语的定位。
针对二语教学课堂是否应该“非目的语不用”,
Deller&Rinvolucri(2008)也提出使用母语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一系列益处,如有助于学习者更快进步,尤其是水平较低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