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话说温州

第 周 第 课时 总计 课时 课题:1、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孩子了解家乡的瓯江、飞云江、鳌江三条大江的名称,欣赏三大水系上的桥梁、水电站、码头等雄伟的建筑及其美丽的风光。

2.使孩子们对家乡的三大江有一定的了解,并对三大江给家乡带来的巨大作用产生自豪感。

3.感受家乡的水美,激发爱我温州的情感。 教学过程: 1. 瓯江介绍

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流,温州境内第一大河,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古名为“慎江”,也曾称“永嘉江”或“温江”。瓯江干流全长388千米,上下游落差1300米,流域面积18028平方千米,平均年流量202亿立方米。瓯江的源头是出自浙闽边界百山祖洞宫山脉的龙泉溪,由西往东,途经丽水、温州两市,在温州湾灵昆岛附近流入东海。从丽水青田县始称瓯江,是温州市地区第一大水系,中下游是浙南水运的主动脉。河口温州港是浙南最大的海港,中国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 温州大桥全长17.1千米,桥梁长达6977米,瓯江上最长的桥,也是目前全国最长的公路桥。大桥由北桥主跨为270米的斜拉桥、七都岛高架桥、南航道桥和龙湾互通立交组成,桥梁部分桥面宽27米,为双向六车道。其中北航道斜拉桥下可通行浅底万吨轮和7500吨级客货轮;龙湾互通立交设有8条匝道,占地280亩。

江心孤屿俗称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的瓯江之中,素有\东海蓬莱\之称,为全国沿海四大名屿之首。古时候,这里是一片沙洲,东西两块礁屿。1137年四川清了和尚(字真歇)慕名而来,住在这个岛上讲经说法。他发动众僧填塞中川,,把两块礁屿连接起来,从此使江心屿连成一片,并在上面建寺,名中川寺,习称江心寺。宋宁宗时品选取天下禅宗丛林,列为十刹之一。岛上浓荫蔽日,楼台掩映,全岛景物隐现于波光云影之中,宛若海市蜃楼。东晋诗人谢灵运游江心寺诗曰:\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后来宋高宗赵构、王十朋、文天祥均先后在此居留过。江心屿现在全岛面积约9万平方米,东

1

西长590米,南北宽200多米。由于历史悠久,古迹密布。以江心屿及东、西二塔为主组成\罗浮雪影\、\翠微残照\、\孟楼潮韵\、\塔院筠风\、\瓯江月色\、\海淀朝霞\等十多个著名的景点。岛的东首有纪念文天祥的文天祥祠、浩然楼,西首有纪念谢灵运的谢公亭、澄鲜阁。此外尚有烈士纪念馆、晚清英国领事馆遗址、温州市博物馆和江心公园。 2.介绍飞云江

飞云江是浙江省内第三大水系,温州第二大河。长约176千米,流域面积3731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44立方米/秒。在历史上,江名曾随县名先后易改为安阳江、安国江、瑞安江。源出景宁畲族自治县境洞宫山支脉赤木山南麓,南流经北溪、白鹤两乡,纳大白坑后折东出东坑乡,向南入泰顺县,至百丈镇折东横贯文成、瑞安两县市南部,在瑞安市城关镇东南入东海。中、上游经浙南山地,滩多流急,河床由块石、卵石构成,水位暴涨暴落,属山溪性河流;下游入温瑞平原,河宽水缓,河床为砂和淤泥覆盖,受潮汐影响,河槽不稳定,造成巨大弯曲,并多沙洲。主要支流北岸有泗溪、玉泉溪、莒江溪等。水力资源丰富,已建林溪(南溪上游)等多处水库,水电站。 3.介绍鳌江

鳌江位于温州市南部,南与福建省相邻,为浙江省浙江8大水系之一,温州第三大河。鳌江主要支流有南港、梅溪、带溪、怀溪等。鳌江流域的主要特点就是源短流急,上游落差大,下游比较平缓,河口受潮汐作用的影响较大,所以当暴雨来临时,往往洪水泛滥成灾。

2

第 周 第 课时 总计 课时 课题:1、江(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孩子欣赏塘河风光图片或其他音像资料,使他们知道自己身边的这些河是温州的人工河,它们曾经为人们带来的作用。 教学过程: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瓯江之滨,境内河流纵横交错,素有“江南水乡”之称。温瑞塘河是我市境内十分重要的水系河道,自东晋时期由人工开凿,经唐大和、会昌年间大规模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